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63篇
  免费   4823篇
  国内免费   20533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1190篇
  2022年   1986篇
  2021年   2076篇
  2020年   2086篇
  2019年   2404篇
  2018年   1532篇
  2017年   1492篇
  2016年   1600篇
  2015年   2102篇
  2014年   3013篇
  2013年   2584篇
  2012年   3670篇
  2011年   3724篇
  2010年   3082篇
  2009年   3151篇
  2008年   3360篇
  2007年   3175篇
  2006年   2984篇
  2005年   2492篇
  2004年   1927篇
  2003年   1616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438篇
  2000年   1311篇
  1999年   796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35篇
  1979年   1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报道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2属——甜茅属(Glyceria R. Br.)及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2个新记录种——甜茅[Glyceria acutiflora subsp. japonica (Steud.) T. Koyama et Kawano]及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c’hoz) Rehder],均发现于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的发现对于研究丹霞山的区系发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基于各学科信息作出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的综合评价是新药研究评价的灵魂,是一个多学科、多组织参与的综合决策过程。根据新药评价研究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一个新药临床试验综合评价的逻辑性、结构性的工作思考模式,有助于将不同专业的技术信息和技术结论有机整合,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18.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Hyaluronidases are a family of enzymes that degrade hyaluronic acid (hyaluronan, HA) and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A hyaluronidase producing bacteria strain was screened from the air. 16S ribosomal DNA (16S rDN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belonged to the genus Bacillus, and the strain was named as Bacillus sp. A50.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hyaluronidase from Bacillus, which yields unsaturated oligosaccharides as product like other microbial hyaluronate lyases.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hyaluronidase from Bacillus sp. A50 could reach up to 1.5×104 U/mL, suggesting that strain A50 is a good producer of hyaluronidase. The hyaluronidase (HAase-B)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the bacterial culture,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02×106 U/mg protein and a yield of 25.38%.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of HAase-B were 44°C and pH 6.5, respectively. It was stable at pH 5–6 and at a temperature lower than 45°C. The enzymatic activity could be enhanced by Ca2+, Mg2+, or Ni2+, and inhibited by Zn2+, Cu2+, EDTA, ethylene glycol tetraacetic acid (EGTA), deferoxamine mesylate salt (DFO), triton X-100, Tween 80, or SDS at different levels. Kinetic measurements of HAase-B towards HA gave a Michaelis constant (K m) of 0.02 mg/mL, and a maximum velocity (V max) of 0.27 A 232/min. HAase-B also showed activity towards chondroitin sulfate A (CSA) with the kinetic parameters, K m and V max, 12.30 mg/mL and 0.20 A 232/min respectively.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of genomic DNA and HAase-B’s part peptides, a 3,324-bp gene encoding HAase-B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易扬  胡昕利  史明昌  康宏樟  王彬  张辰  刘春江 《生态学报》2021,41(19):7796-7807
基于1999-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重标极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NDVI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0.72增加到0.80)。从空间分布来看,NDVI低值区域(0.1-0.5)占1.40%,高值区域(>0.7)占87.15%;NDVI空间格局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低值区域表现为以三省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Hurst指数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区域(60.54%)的NDVI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持续性改善区域(34.7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区,持续性退化区域(3.26%)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较发达城市区域。在年际尺度上,研究区NDVI与各气象因子关系均不显著;月际尺度上,NDVI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降水和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时滞性。区域内NDVI动态趋势以不确定性发展为主,城市群周边NDVI呈现持续退化的区域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